1974 年,蓬皮杜总统去世,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继任。尽管吉斯卡尔曾担任戴高乐政府的财政部长,但他并不属于戴高乐主义传统,他希望在其总统任期内采取措施发展共同体。他对联邦制持矛盾态度,他采取行动加强共同体机构中的政府间和联邦元素,并提出将峰会转变为定期会议,作为欧洲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理事会,以及启动欧洲议会的直接选举。
接选举。莫内此前一直担任欧洲合众国行动委员会主 加拿大电报数据库 席,并将各成员国的民主政党和工会领导人召集到一起。不久,欧洲理事会便在制定共同体决策、解决理事会部长无法解决的冲突以及就重大一揽子交易达成一致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20 世纪 50 年代的条约中已规定了直接选举,但须经理事会一致同意,而戴高乐主义者统治法国时,这一要求是无法实现的。但各国政府现在同意了,并于 1979 年 6 月举行了第一次选举。这一迈向代议制民主的举措将对共同体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次直接选举的那一年也见证了货币联盟的重大进展。1977 年,罗伊·詹金斯 (Roy Jenkins) 成为委员会主席,他曾是工党政府的主要成员,虽然不是明确支持联邦主义的人,但他一直在寻找“推动欧洲前进”的方法,并得出结论,是时候重振货币联盟的想法了。德国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 (Helmut Schmidt) 接受了这一想法,他认为这是分担与美国关系紧张的负担的一种方式,这种关系是由美元疲软和马克走强造成的,他也受到了莫内思想的影响。施密特和吉斯卡尔在 1974 年担任总理和总统之前,曾担任财政部长,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他们欣然同意了一项欧洲货币体系 (EMS) 的提议,该体系具有强大的相互汇率稳定机制,以及一个欧洲货币单位 (ecu) 来执行一些技术功能。在工党对欧共体日益敌视的背景下,除了英国政府之外,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一决定。因此,在 1979 年成立 EMS 时,除一个成员国外,所有成员国都参与了,与欧共体并肩而立,而不是加入欧共体:这是一个反复出现的模式的例子,许多国家一起前进,而英国有时与一两个国家一起袖手旁观——通常最终决定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