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向前發展可能還需要重新檢視那些

Posted: Wed Mar 19, 2025 3:17 am
by Bappy11
我們已經遠離格蘭特公園,在那裡,一場鼓舞人心的活動最終以水瓶座未來的承諾而告終。我們不再在奧斯陸,那裡一位剛獲得諾貝爾獎的總統談到恢復「不堪新威脅重壓」的國際秩序。歐巴馬的魅力、智慧和個性都很重要,但他並沒有重塑世界;相反,一位曾經憧憬「公正持久和平」的總統,現在卻在談論打單打和雙打。公平地說,這其中並沒有太多錯誤,儘管歐巴馬宣布美軍將於2016年撤出阿富汗可能算是個錯誤。問題在於目前美國外交政策遭遇到一系列挫折,其中許多都是根深蒂固的。這些挫折不是巴拉克·歐巴馬的錯,但他必須應付。諷刺的是:惡劣的環境,尤其是伊拉克環境,使得歐巴馬的總統競選具有可信度並確保了他的當選。包括伊拉克戰爭在內的嚴峻情況可能正在壓垮歐巴馬的總統任期。

理智又善於自省的歐巴馬也許會後悔,總統任期的最後幾年往往很艱難。當杜魯門離開白宮時,他的支持率一落千丈,而艾森豪威爾在其晚年也似乎在批評者眼中變得老態龍鍾、過時了。但對米哈伊爾·戈巴契夫來說,雷根的總統任期可能以恥辱告終。然而,總統的最後幾年可能是重塑自我的幾年,甚至是重生的幾年。中期選舉尚未到來,歐巴馬任期的後半段也尚未過去;它的形狀仍在定義中。


2009年6 月 4 日,巴拉克·歐巴馬在埃及開羅發表演說。
20 世紀 70 年代以挫折多發而著稱,但也為後期重塑提供了範例。 1974年至1976年為福 数据库到数据 特總統服務的亨利·基辛格和1979年至1980年為吉米·卡特服務的總統,都從逆境中抓住了機遇;他們的例子可能是有益的。 1970 年代中期,基辛格的外交政策陷入低谷:他和理查德·尼克森共同打造的東西方緩和局面遭遇了政治阻力,而國會投票決定拒絕向政府提供對抗蘇聯在第三世界冒險主義的工具。由於工業化國家競相確保石油供應並克服日益嚴重的全球經濟衰退,跨大西洋關係陷入低谷。出於對核心聯盟惡化的擔憂,基辛格在1974年至1976年間擺脫了先前對冷戰大棋局的執著,開始著手重建西方聯盟。同時,他透過七國集團峰會開創了國際經濟治理,恢復了西方的禮讓。基辛格甚至與第三世界接觸,提議建立國際糧食銀行來為世界上最貧窮的人們提供食物,並使美國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黑人多數統治保持一致。在短暫的逆境中,基辛格為後冷戰時期的外交政策奠定了基礎,並在此後的幾十年中產生了巨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