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在1974年发表的《第三》中提出,对象a处于可分离或可转移的状态,是身体的一个碎片[1]。雅克-阿兰·米勒回忆说,“正是在《焦虑》研讨会上,我们看到了拉康在身体本身中捕捉到的这些对象” [2]。拉康借鉴了柏拉图的《盛宴》[3]中阿里斯托芬的球体神话,衍生出了他自己的神话,即薄片神话。他用它来把握对象,并将其描述为“无法形容的”、“截然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独特的”、“疯狂的” [*]。当拉康于 1960 年[4]
提出“薄片神话” (1964 年[5]再次被提起)时,他在故事、神话和拓扑的交叉点上,用一种俏皮的语气说道。他首先将其描述为一种可以放在任何地方(包括门下)的超扁平煎饼。还有“鬼”这个词,意思是飞走并且逃之夭夭。但他说,它也是作为纯粹生命本能的力比多器官。薄层是指主体在向分析师讲话时,其言语中存在的生命体的存在,“推动”着分析师说话[6]。对象a位于那里。
追寻阿里斯托芬的足迹
拉康在失落的逻辑、钟楼的逻辑、不完整的逻辑以及能指和享受之间的不一致的逻辑中提出了他的薄片神话。他是从阿里斯托芬的台阶上开始的。拉康将卵子与球体联系起来:“我们设想一下,这个卵子位于胎生子宫中,它不需要壳,我们回想一下,每次膜破裂时,卵子的一部分都会受伤[...]好吧!让我们想象一下,每次膜破裂时,都会有一个鬼魂同时飞走,那 澳大利亚 WhatsApp 手机号码 就是一种无限原始生命形式的鬼魂” [7]。在这里,我们发现原因是“幻影”。
拉康继续说道:“通过打破鸡蛋,人诞生了,同时也诞生了Hommelette” [8],Hommelette被重新命名为“lamella” [9]。 “在我们看来,这个形象和神话非常适合代表并确立我们所说的力比多 ” [10] ;他补充道,力比多是一种“不真实的器官 [...] [但]与现实直接接触”,并用弗洛伊德的冲动蒙太奇[11]来表达它。从这一点开始,我们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这里的薄层代表了生命体在通过性繁殖而产生时所失去的那部分” [12],第十一届研讨会对此进行了回应:“它恰恰是生命体因受制于有性生殖周期而被去除的东西。这就是对象a的代表、等价物以及所有可以列举的形式。 » [13] “主体”是在他者的场域中构成的,其中一个第一个能指将其代表为另一个能指,“对于我们来说,与他者的关系恰恰揭示了薄片所代表的东西——[…]生命主体与它因繁衍而必须经过性周期而失去的东西之间的关系” [14]。